当前位置>随笔与反思>正文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实效性

2022年颁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九年一贯的科学课程统筹设计。科学教育在义务教育课程中也处于越来越高的地位。科学课程的性质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是人类下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系统,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系统的认识过程和在此过程中所利用的方法。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标准是我们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那么在新课标下该如何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教学目标要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

目标设计要全面、具体、切实可行。可观察,可测评。目标不仅仅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和评价点。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就要注意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从大概念到大单元的具体概念,再到每堂课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是一个体系。我们需要梳理,需要细化。这样才能做到教、学、评一致化,提高学习课堂的实效性。

比如《改变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对橡皮泥、弹簧等多种物体的研究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知道拉、压、弯、扭是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3.了解和面、折纸等生活中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了解面人、泥塑、糖画等民间艺术品。

科学思维

1.对物体形变现象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乐于尝试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形状。

3.能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探究实践

1.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挤压或拉伸作用改变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对物体用力后其形状的变化,认识到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通过比较发现,当力撤销后,有的物体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有的则不能。

科学态度

1.通过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生产的积极意义。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物体形变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以探究实践为主的教学活动与国家倡导的育人方式改革是一致的。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践教学。科学课堂上应该以问题为引领开展教学,让学生思考、观察、体验、操作、记录、比较、交流,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比如《推力和拉力》一课,老师安排了适合儿童特点的“推手”“拔河”游戏,让学生在“互推”“互拉”的亲身体验中感受什么是推力和拉力。让学生发现二者是相对的,当力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会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儿童就是在轻轻松松的游戏当中学科学。

科学实践和有效的点拨,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验证性、逻辑性、抽象性、发展性是科学的突出特征。探究和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我们要加强对探究实践的研究与指导、努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型探究和实践。

三、把握学生学情

要想把握学生的学情,我们需要从年龄特征、前概念水平、困难与障碍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虽然有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基本上是固定的,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有准确的把握。比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中年级学生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所以教学时抽象性不要太高,以免学生听不懂二导致厌恶情绪。高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就是要了解学生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了解学生的认知障碍,通过教学经验或者查阅资料,结合对学生的学情调查,综合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尤其是一些比被爱的操作技能存在的问题。

真正把握好学情,教师才能营造出时候学生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四、重视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学评价上,科学课程强调,多元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标是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所以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和思维活动,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针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相互评价。进行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方法灵活、内容全面的客观评价,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与评价作用。比如:小组评价,可以对课堂学习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科学课堂在和谐有序的氛围下进行,不断提高课堂的效率。

总而言之,培养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堂的宗旨。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态度责任等方面。我们作为科学课程的实施者,必须树立起宗旨意识。用宗旨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南,确定好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源、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主体探究,在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充实课堂,提高实效性。

上一篇:诵读经典古诗,绽放思维火花
下一篇:【2024年招生简章】东营市东营区丽景小学 2024 年招生简章

请扫描
本页分享二维码
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 东营市人民政府 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市教育局 开发区教管中心 东营市一中 东营市实验中学 东营市实验小学 学科网